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重组整合、调整优化国资布局正在加速。
近日,湖南国资国企加速清理退出“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迎来重大进展。9月18日,湖南省国资集团与省轻工盐业集团签订了《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涉及11户企业划转,标志着省内第一例省属“两资”“两非”企业划转接收工作顺利完成。
△轻盐集团与国资集团“两资”“两非”企业无偿划转移交会现场
根据《湖南省国资委关于湖南省轻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及湖南省造纸印刷公司等6户企业移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省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省属监管企业“两资”“两非”企业的清理退出——
轻盐集团下属省轻纺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雪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造纸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轻工湘海经贸有限公司5户企业国有股权,湖南省造纸印刷公司、湖南省轻工食品公司、湖南省轻工供销公司、湖南省陶瓷玻璃公司、湖南省陶瓷新技术新材料开发中心、湖南省轻工实业发展公司6户企业无偿划转移交至国资集团。
“这既是轻盐集团和国资集团两大集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11户划转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阳望平指出,本次划转属于战略性调整,是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也是遵循省内“十四五”规划,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促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功能,助力轻盐集团聚焦主业。要将此次改革融入企业“十四五”规划,妥善安排接收企业,面向未来,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划转企业的创新发展。
轻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传良指出,此次11户企业的划转,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做强做精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感谢此次移交划转11户企业长期以来为集团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将一如既往的给予关注与支持。
“此次移交的11户企业当中,多户企业与集团业务可形成有效互补,”国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新保指出,国资集团将发挥资本运营和产业培育功能,服务国资国企改革,保证划转移交平稳过渡,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突出省属国有资本实业主业,有序推进企业整合和资产盘活。
实际上,推动“两非两资”资产处置是提升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年自上而下力推的一项重点改革。
加快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清理无实质性股权关系的挂靠经营,国资委部署不断强化。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提到,要紧紧围绕好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的退出。 7月9日,湖南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深化改革半年度讲评推进会上,对推动完成2021年国企改革重点任务进行再部署、再推进。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丛培模曾强调,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必须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立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和新的活力动力。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三集中”,加快国有资本从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两退出”。 7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暨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会上强调,要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巩固发展好,更加关注外部环境趋势性变化,用好窗口期,指导推动企业加快清理退出“两非”“两资”,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湖南省国资委加大授权力度,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成为湖南国资国企重组整合的主要平台,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动作频频。
今年3月,根据“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要求,湖南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有关事项的通知》,省国资集团持有的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90%股权、湖南省煤炭有限责任公司95.32%股权、湖南省煤炭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4户企业无偿划转至湘煤集团,划转股权用于增加湘煤集团注册资本,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强做大煤炭相关产业。 3月中旬,湖南省国资委宣布将兴湘集团所持有的湖南新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国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省包装集团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湖南省国资集团。 6月2日,上市公司湖南华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升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湖南省国资委将湘投集团持有的湖南华升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省国资集团。
国资潇湘融媒从湖南国资集团获悉,接下来该集团将进一步优化对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也为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战略支撑。
延伸阅读
国务院国资委:聚焦主业实业,加大“两非”“两资”清退力度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按照“一条主线、五个着力”思路,以“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剥离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退、“压减”等五个重点,不折不扣做好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有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取得积极进展,体现在以下方面:战略性重组全面提速、专业化整合有效推进、并购工作稳步开展、“两非”剥离、“两资”清退取得积极进展、“压减”工作持续推进。
以“两船”(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两化”(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为代表的一批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项目成功实施,共涉及6组12家中央企业,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2020年,中央企业在医疗医药行业并购金额总计162.9亿元,同比增长2.4倍。自去年9月启动“两非”剥离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中央企业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此外,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法人户数累计减少超过1.8万户,减少比例超过34%。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